活动动态
著名书法家张百行书法作品欣赏
发布人:管理者   发布时间:2014/07/21    浏览次数:1229    

 

 

张百行艺术简介

    张百行,男,19448月生于济南,山东省临清人。山东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当代书画摄影艺术交流中心艺术顾问。自幼随父习书,1972年后从师张培志、取魏晋以来钟王一路,碑帖结合,尤擅楷、行、草书。其书作突出“笔法为先”,法度谨严,雄秀浑厚,劲逸潇洒,既壮美又富书卷气,赢得了书法界的好评和社会的推崇。多次获得国家级的各种书法奖励,特别是在1984年和1986年,他两次获得全国首届职工书展和全国首届电视书法大赛的一等奖,震动了山东书坛并享誉全国。1987年出访日本,所到之处,评价极高,备受欢迎,被日方誉为书道大家,载誉而归,并荣膺了山东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泰山优秀文艺创作奖。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国家级和国际间的书法大展,被结集出版和博物馆、纪念馆等珍藏,并屡屡被作为厚礼赠送外国友人,为国内题字、出版刊登的更是不胜枚举。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及济南电视台多次专题报道,各种报刊更是纷纷著文介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当代中国书法家辞典》、《中国古今书家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人录》、《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等数十部大型辞书都先后收入了他的评传、业绩和作品。

张百行先生其人其书

                                                                                 郑训佐

       最早见到百行先生的书法是在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耿建华学兄处,记得一幅是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一幅是宋人王安石的咏梅诗,皆为行草,墨色一淡一浓,风神俊爽。多年后当我已与百行先生成了忘年交,还时常不知不觉的提起这两幅作品,可见其对我的精神世界所产生的震荡之深。

        我始终认为,艺术离不开两个本源,一是多少带有先天色彩的性情,一是具有道德提升意味的形而上的人文境界。前者是赋予艺术以感性生命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后者是使艺术获得深层的文化底蕴的必要条件。而百行先生正是性情中人,他眼里容不得沙子,常常是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而且不吐则已,吐则声震屋瓦,淋漓尽致。因此,哪怕是公认的权威,情同手足的密友,只要牵涉到艺术,该褒则褒,该贬则贬,一切皆露于形色,大有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气概,有时甚至旁观者也要为他捏一把汗。这在世俗化、趋同性已逐渐吞噬了人们朴素之心的时代,确乎有些“另类”的意味,但正是这种反弹琵琶的特立独行,使他在乡原成堆的氛围中保存了一份可爱的淳朴之心。与这一份性情相辅相成的是百行先生更怀有深沉的文化情结,他撰联赋诗填词,但大多是为了自娱,兴之所至二三知己传观而已。他爱好众多,兴趣广泛,因此经常可以和不同行当的人交谈畅叙,其知识的广博有时令业内的人士也为之赞叹。

    百行先生酷爱诗词,熟读强记前人名作,常见其一天笔会下来,所书几十幅书作竟无一重复,且常常即席创作,或诗,或联、或嵌名之句,均得体可观,颇获好评。山东省书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前书法艺术报总编张弩先生就几次赞其“才思敏捷,妙语连珠”。他认为,书法是文化人的艺术,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书法,因此他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看到高于一切,仍在不断的读书学习,悄悄地弥补自己的不足。他尊重有真才实学的人,乐于交往,互相启迪、相互借鉴,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与时下那些蜂拥而出,只知写字而修养不高,错谬层出的所谓“名家”、“新秀”们恰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百行先生重视传统,精于用笔,常常是同一种书体,在他的笔下就可以变幻出面貌纷呈的多种姿态,且其对毛笔的适应和驾驭能力出众,无论软毫硬毫,长锋短锋,大笔小笔,到他手里,均能运用自如,令同道也由衷地佩服。

    百行先生对时下的流行书风评价不高,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那些滥捧瞎吹的所谓“理论文章”更是深恶痛绝。在山东省三届书展上,他曾撰书一联以讽之:“如鸦乱噪,偏要引经据典;似蚓斜爬,居然入室登堂。”深得观者激赏。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徐超教授就把它作为一幅针砭时弊的范联向书法班的学员作了讲析。

       百行先生爱好京剧,一如他爱好体育一样痴迷。据悉,他和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虽结缘于书法,但缘近却是因一出京剧“玉堂春”的字幕稿而起。在他看来,只有京剧和书法,才是中国所独有的最纯正的国粹艺术。京剧的音韵之美,声腔之美,表演之美,服饰之美,与书法一样,是无与伦比的。京剧中唱、念、做、打的许多关节与书法的提、按、顿、挫,乃至干、湿、疾、徐多有相通之处,一出锣鼓铿锵、竹丝悠扬的京剧就是一个十分精彩的书法世界。因此,一听到那些熟悉的旋律,便会如老僧入定般着迷。当这种文化联想与具体的艺术操作结缘时,自然会支撑起一片生机无限的审美空间。

       百行先生的艺术生涯已近四十年,这不可谓长,也不可谓短,但笔者也许囿于所见,接触到的书迹竟全为行、草书。实际上他也善楷书,一幅小楷《滕王阁序》便很得著名书家陈梗桥先生赞赏,并参加了渤海四省市联展。也偶尔写写魏、隶,但所作均少。虽然笔者未就此事请教过百行先生,但似乎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就先天的气质而言,在中国传统的书体中,行、草书所提供的自由空间是最广袤的,能够最大限度的传达人之性情,因此,作为性情中人的百行先生对之自然也就情有独钟,再者古人中虽不乏兼擅众体者,但其所精者不过二、三,对于全能这样一种深闳的艺术境界,即使天才巨子在向其迈进时,也会步履维艰。因此,对绝大多数书家而言,所谓“兼擅”,只能从强化艺术底蕴和笔法的丰富性这一层面去把握,而不能当作一种真实的艺术图景去追求,而百行先生的专攻无疑是一种深具历史理性的选择,尽管这种选择在今天世俗化的大背景下是一种孤独之举,但艺术的傲兀正是蕴涵于“君向潇湘我向秦”的叛逆之中。

        对百行先生的书作,我无意也无须以时下流行的溢美之辞为其粉饰。有作品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识者自会有定评。

        百行先生正当人生的中年,有人说中年是令人感伤的岁月,因为他要经历告别的痛苦,甚至要经历辉煌与暗淡的无情的对照。但百行先生却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快乐洒脱的姿态,他有一阕以古人韵填写的“鹧鸪天”词便足以为证:“我乃我乃齐州翰墨郎,天生洒漫带雄狂。懒同俗论言深浅,耻与时流竞短长。挥锦绣,赋词章,淡怀冷眼对炎凉。佳书胜友常相伴,气逸神闲似鹤翔。”显然,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诱惑不会令他“小舟从此逝”,社会和书坛上的“穿林打雨声”也无妨他的“吟啸且徐行”和“一蓑烟雨任平生”,我赞赏他“不妨随处一开颜”的达观,更愿衷心地为他祝福。

最后要说明的是,百行先生无意于官场,早已提前多年从本职岗位上退休,以便全身心的从事他所钟爱的书法艺术。他担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一职近十年,现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又被山东省政府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因此,在书界同仁的聚会上,便更频繁的见到了他闲云野鹤般的身影。按照此类文章的惯例,似该在开篇便抬出头衔以示尊重,但为了避免“拉大旗作虎皮”之嫌,才在煞尾之处添上这未能免俗的一笔。

(本文作者: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书法之美寓诗情

                                                                                                   ——读张百行书法  

                                                                                                                  

        张百行先生是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现为顾问,中国书协会员,是一位著名的老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浑厚雄秀,劲逸潇洒,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美学追求。郑训佐教授在为他的《张百行书法作品选》写的前言中云:“百行先生酷爱诗词,熟读强记前人名作,尝见其一天笔会下来,所书几十幅书作竟无一重复,且常常即席创作,或诗、或联、或嵌名之句,均得体可观,颇获好评。”中国是诗的国度,向来诗的审美影响着其他艺术门类的审美。无怪乎百行先生热衷于读诗写诗,欣赏研究他的书法,可明显看出多层次的体现了诗情之美。

    自古至今人们创造了许许多多诗歌样式,但基本类型不外抒情诗和叙事诗。抒情诗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重在主观抒情,通过一定的意境创造向读者倾吐自己的内心世界。叙事诗是诗人借助一定的故事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抒发感情,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抒情诗和叙事诗都必须注重节奏、韵律和意境的营造,尤其感情是一切样式诗歌的生命。中国历代不少书法名家同时也是诗人,诗歌之美与书法之美有很大的相通性。一代理论家吕凤子在《中国书法研究》中阐述书法线条之美指出:“凡属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无论其状是方、圆、粗、细,其迹是燥、湿、浓、淡,总是一往流利,不作顿挫,转折也是不露圭角的。凡属表示不愉快感情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出一种艰涩状态,停顿过甚的就显示焦灼和忧郁感。有时纵笔如风趋电疾,如兔起鹘落,纵横挥斫,锋芒毕露,就构成表示某种激情或热爱、或绝忿的线条。”元代人陈绎曾对颜真卿《祭侄稿》的评析云:“自‘尔既’至‘天泽’逾五行殊郁怒。。。。。。自‘移枚’乃改。‘吾承’至‘尚飨’五行沉痛切骨。。。。。。与〈〈禊序稿〉〉哀乐虽异,其致一也。”指出线条运行中感情内涵的转换。这里说明书法艺术线条语言的美妙,从书家起笔落笔行笔中看其心理活动的轨迹,书法完全可以像诗歌一样强调作品的抒情性。当然我们不能以吕凤子、陈绎曾的论述乱贴标签。

    百行先生的书法,特别具有丰富浓郁的抒情色彩,我们可以从他的毛笔对纸面线条的宽窄粗细的接触面,线条延伸时疾徐顿挫的运行节奏,使每一线条在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变化中细腻而又灵敏地反映出他的情性和情感的变化轨迹。他书有一幅“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联行书,特别认真用心,行笔力透金石,线条舒展淋漓,潇洒飘逸,抒发出他对“大英雄”“真名士”的无比敬慕的由衷感情。他书写的“澹泊处世潇洒为人”联、“春潮带雨晚来急,晚渡无人舟自横”联、“桃花细雨烟中客,燕子春风月下楼”联等行书、行草,行笔自如,线条十分流畅爽利,潇洒飘逸,似山泉小溪流水,清澈明丽,潺湲而流,不仅与所书诗词联句内涵情蕴相吻合,而且充分抒发出自己的情性和情感,闲适的心情,畅快的感情,无拘无束的洒脱的性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活脱脱的“澹泊处世潇洒为人”的自我,自我的生命价值。

       诗歌语言文字抑扬顿挫,整齐规律,琅琅上口,听来悦耳,富有节奏感。百行先生的书法同样富有诗歌的节奏感。从《张百行书法作品选》一书中的作品,可以看出线条构成过程中手的运动的松紧、轻重、快慢而形成的空白与墨线的对比,空白与大小的对比,墨线的点线对比,以及粗细、干湿、方圆、转折的对比,从这些对比中可欣赏到书法的节奏之美。百行先生所书《李攀龙白雪楼诗》,是一幅比较工整的行书,其横笔与竖笔,不是一画而过,线条有起有伏,一波三折,也就有了生命的律动,有了线条的脉搏,这种起伏显示出线条的运作节奏之美。他的草书孟浩然《春晓》,线条的断与连的衔接技巧尤为娴熟,其节奏感也特别明显。他善于依靠运笔速度的控制、断续连贯、轻重疾徐创造节奏之美。

    诗歌是否具有意境美,是品评诗歌的高下优劣的重要原则。诗歌的意境美,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百行先生的书法不仅具有属于视觉层次的形式美,同时具有属于可感层次的能够感觉和体察的意境美,他善于透过表面感官的美,上升为精神内蕴的美。当然他的笔墨意境之美,同他的艺术风格之美是一致的。风格即人。他的书法艺术风格,是他在社会实践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艺术观、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才华的总和,具有鲜明的独创性。他的行草和草书表现出的遒劲潇洒,激荡淋漓,放纵飘逸的风格,正是他的气质性格的表现。风格不等于意境,风格通过视觉展示其美,意境通过感觉展示其美,但是只有形成自己独创性的艺术风格,才有可能创造出笔墨的意境美。请看他的行草、大草,皆信笔写来,没有刻意雕琢之痕,只有简捷点线飞速运笔之迹,点画结构形体变化微妙,形体奇特,意趣迥异,笔笔字字体现出创作主体满怀的激情迸发和喷泻,不是一般的抒情,而是在充分表现自我,自由表现自我,淋漓尽致地将内心的探索、自己的美感意图、自己的生命价值赤裸裸地展示出来,形成行云流水般无滞无碍舒展飘逸的神采,表露出个性美的神采和个性化的韵趣。所以他的书法作品中诗的意境与笔墨意境多相吻合,他的草书李白诗《早发白帝城》,其神采,其韵趣,其笔墨意境,不是近似诗的意境吗?其行笔之速,无滞无碍,一泻千里,恰似“千里江陵一日还”;他的笔墨冲破理性禁锢,无拘无束,充分表达出他的个性,他的人格之美,他的生命价值,管它“两岸猿声啼不住”,我行我素,“轻舟已过万重山”,多么潇洒,多么惬意!一位从不介入世俗化之流的,“无意苦争者,一任群芳妒”的翩翩君子,屹立在我的面前。欣赏百行先生的书法艺术,可以启开想像的翅膀,像感受诗歌意境那样,脑海里感受到他的美妙的笔墨意境,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