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
李垂民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12/21    浏览次数:5686    

李垂民,字春明,号酣春,别署静远斋主人,1945年生,山东章丘人。1965年入伍,在北京军区服役,后转入河北省科研部门工作。

李垂民自幼受家庭熏陶,克承家学,几十年临池不辍,求索书法之道。楷习欧柳兼颜赵,继攻汉魏诸碑;隶师汉;行草宗二王、怀素;篆承邓石如、吴昌硕;博采众长,融诸家于一体,独具成风。篆刻仿吴昌硕、邓散木,古朴典雅一路,后受著名书法篆刻家方去疾先生面授点化,喜用冲、切相结合刀法刊石治印。李垂民的艺术作品书印双兼、双艺相辅,为社会各界及收藏界所喜爱,应邀为多部电视片和书刊题字或题贺,常受邀为多家单位讲授书法艺术。“采千古之遗韵,溶百家于一炉,方可大成。”艺术传略及作品先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诗书画人才博览》、《中国当代硬笔书法精典》、《东方书画艺术家精典大全》、《中国艺术人才书画精品集》、《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以及建国六十周年作品集《从辉煌走向辉煌》等辞书中,并多次刊载于河北省《燕赵晚报》、《河北科技报》、河北省社科联刊物《公关世界》、新华网《山东频道》和济南日报《今日章丘》专栏等诸家媒体和刊物。多件作品被国内艺术团体、个人和日本、新加坡、韩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场馆及收藏家收藏或被勒石及制匾。

李垂民现为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河北省耕石印社理事、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协会湖南分会副主席、山东当代书画摄影艺术交流中心艺术顾问。

何人切玉更似泥
——李垂民先生篆刻艺术简评

文/王俭廷

李垂民先生,一位生于齐鲁,成于燕赵的书法篆刻家。他幼承庭训,学书筑基,唐楷之外,于石鼓文、金文、甲骨文、简牍,无所不涉,并于“二王”、“张、怀”多有会心;篆隶则直追秦汉,久临“白氏草堂记”等。书风遒丽劲健,潇洒隽永,充满张力且含蓄内敛,具有通透超然的出尘风骨。

这,正如李垂民先生的性格。他心地善良,与世无争,谦和待人,不慕虚名;而且,生活俭朴,淡定箪瓢,或席地而坐,或曲肱而卧,都能随遇而安不择处,从艺不知老将至。他注重心灵内美的修炼,通过博览群书与古今贤达对话,生活中却很少诉说什么,表白什么,也从不道人长短是非。然而,他内心里却汹涌着激情的波涛,书法之外,以篆刻来挥洒自己的创作冲动。可以说,书法篆刻是他的一双翅膀,使他得以在艺术的天地里纵横驰骋,左右逢源,并取得骄人的成绩。每得一方印石,每有新的构想,每有朋友或客人定治,他总是废寝忘食,倾心操刀,如不遂意,夜不安枕。精湛的篆艺引来好评如潮。于是,许多政界要员和艺术名家的印章出自他手,甚至有人专门萃集其印拓,托裱装框,以作壁上观瞻。于是,他的柜橱、书架乃至窗台、茶几,几乎都摆满了印石;出行时,就是衣袋和书包里也放几块印石——那以手相护的动作告诉人们,那是他沉甸甸的一颗心在星天下闪烁。他随时随地都可以磨洗时间,和岁月交流。可以想见,当他与石对视,奏刀冲切,劈分混沌而融汇今古的一瞬间;当他每刻就一方印章,面含微笑,善刀而藏之的一霎那,该是怎样的一种豁然开朗的哲人情怀!纵观李垂民篆刻,往往能在方寸之间曲尽其态,以刀传神,宛然是“天人合一”之境,包容万物之想。会当游刃有余处,“切玉何人更似泥”!或大或小,或方或圆,或巧或拙,大都风貌多变,篆法精微,意趣清新,拂拂然而有仙道之气。

邓石如说:“古人篆刻思离群,飘然浑同岭上云。”从艺之道,入俗者易,离群者难;能自标高格又不悖大道者尤为难。大凡印者周知,印章之有秦汉,犹文章之有六经。为文者必本六经,作印者必宗秦汉。治印不知古印,妄加盘屈,且以为法,必将误入魔道,实堪可笑;只有严守古法,刀为心役,运用自如,方能渐次“离群”,形成自家风格。早年他有幸经我国著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长导师方去疾先生点拨,得以开悟,将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普及书画”的办社宗旨作为自己的从艺津梁。几十年过去了,李垂民先生一直注重研读古代印学论著,如李阳冰《论篆》、杨士修《印母》、朱简《印章要论》、龚自珍《印说》等;研读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印章,悉心领会其布局、技法、风格、神韵和境界。他深深懂得,秦文娇媚,汉魏工严,晋印朴实,六朝争奇,唐宋以降,则代有峰峦,名手林立;所谓“雕虫小技,壮夫不为”实在是一种误解和偏见。文化内蕴的深厚与刻石摹印的实践,使他对清代汪维堂听讲的摹印八方(制印、,画格、落墨、用刀、蘸墨、击边、润石、落款)有了深刻体悟与自家见解。比如对“用刀”之法,他精通“冲刀”、“切刀”二法,兼以“迟刀”、“留刀”、“复刀”、“埋刀”、“舞刀”、“平刀”诸法辅之,刀法的多变,则用刀如用毛笔,刻石如玩柔泥,造境描情,靡不微妙。又如对“击边”之法,每当刻印既成,四周齐整,或有板滞之虞,但今人妄自标新,故作苍古,往往妄自敲击,故造破碎,美其名曰“残缺美”,给初具形神的印章造减硬伤,既可惜又可笑。李垂民先生总是在落墨书写时既有总体设想,在奏刀冲切时将“戏”唱足,力臻完美;他慎用击边之法,因为那往往心存侥幸,成败有很大的偶然性。他是一当敲击,必致奇观。

俗云:“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李垂民先生不断总结经验,修正不是,决不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既向前贤问道,也向后学取长。“视人为师”的高尚品格使他能不断前进,跃上新的艺术高峰。他在奏刀之际,因为经过深思熟虑,则果敢精进,不患得失,不疾不徐,怡然神遇,冲石如击水,切玉似裁云。所刻之字,讲求以形求神,以神驭形,贵在精神相似;既不过于古拙,又不过于娇媚,而在独具风韵处略露锋芒,恰到好处,苍古雄浑而出新颖雅趣,天真烂漫又不乏肃穆森严。开合变化,疏密有致,瘦劲圆活,骨清姿美。

人只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为进一步提高书法篆刻水平,李垂民先生不顾年且七旬之龄,经常走出门去体察万物,于天地山川、云霞草木、蔬果虫鱼,多有观察领会,以使自己渐通宇宙之深广,具备万物之情状,在更高的艺术境界抒写人生。我翘首以待李垂民先生的更大成功。

(本文作者王俭廷为著名诗人、画家、艺术评论家)

文心细腻赤子情
 

张连合

章丘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历史文化古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历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时值金秋,硕果满枝,李垂民先生的 “故乡吟”书法篆刻作品展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与大家见面了。他以深厚的章丘文化和奇美的风景名胜为主线,用书法篆刻艺术放情吟唱,抒发情怀,赞美故乡。当问起举办这次展览的初衷,他用一首诗来表达:“人世飘零几浮云,古稀倍觉桑梓情,自信人书均未老,寸心微志颂乡容”。

李垂民先生“故乡吟”书法篆刻艺术作品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感情充沛。书法部分,从书体上采取楷、行、草、隶、篆文书写;从幅式上采用条幅、条屏、中堂、对联、扇面来体现;从内容上以“一代词宗”李清照词为主体,兼容历代文人墨客颂章丘的诗词歌赋来展示。篆刻部分,从内容上以名人名句、名泉、新老八景为治印主题;从形式上以正方、长方、圆、椭形为主要形态;从篆艺上以篆文不同风格呈异彩。作品的特点充分展示了李垂民先生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宽广的艺术境界,成为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一朵奇葩。

李垂民先生是在中国古典诗词和古代印学上下过工夫的人。文心细腻是李垂民先生为书为文的最大特点。读他的作品,精工细雕,疏疏的勾写,情绪波动里一个性情中人的才思,蕴藏在字里行间。他的文采的出众在其书法的书写和精湛的篆艺上,就表现出了少有的放松以及才思上乘,气势与情韵都好。而这种放松其实是对传统文化深刻了解后和运用自如的掌握之下,才生出了这般自信。

李垂民先生的书法篆刻作品有时看上去很是随意,但它却有着天趣自然的魅力。提按转使,逆入涩行的笔法和果敢精进、开合多变的刀法总能顺应他的兴致和悟性。在诸多作品中,他的笔势、韵味既讲究整体的大势,又极其注意细节的处理。 他将古人强调的八法用笔和摹印八方理解的恰到好处。疾中尽显迅捷的笔力,有气生焉;而逆势尽显齐力、使转的美感,方寸之间尽显仙道之气,反应出了李垂民先生对于古帖古印的彻悟,这种筋骨则有情生焉。临帖摹印自古是学习书法篆刻唯一的途径,一笔一划,循规蹈距。而李垂民先生则不同,他一方面广读书论印学,从书论印学里找古人的魂魄,这是心临。一篇篇、无数遍地用意念去临摹,去揣摩,去寻找古人流露在书帖中的生命行状,以及入神的天趣。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我们能够读到墨韵虚实背后的“灵与肉”;在他的方方印章中,我们可以领悟到游刃方寸之间文化内涵的“深与厚”。李垂民先生是一位既向前贤问道、又向后学取长,既克承家学、又潜心自修的书法篆刻家,这就避免了“师一”漏万的浅陋和片面;而且李垂民先生更是一位在艺术行状上不落窠臼、不求虚名的人。应当说文心、气度、眼界,这三方面是李垂民先生从事传统艺术自持的基本素质。

每个优秀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性情,有着属于自己的气质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它 是时间、学识和品质的共同积累。阅读李垂民先生的作品,感受作品中蕴藏的文化 底蕴,无疑是学习和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机会 。

(本文作者张连合为山东省文学艺术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美术书法专业委员会主任)

笔走龙蛇飘若云 铁画银钩夺天工
——记著名书法、篆刻家李垂民先生

文/王磊

“学书不治印,其书不厚;治印不习书,其印多俗。”这是李垂民先生在书法、篆刻艺术道路上的探索和追求。正是这探索和追求使他的书法、篆刻作品,兼收并蓄,相辅相成,古典神髓与个性特质交融升华,雄浑气势与细腻精致协调统一,韵、法、意、行完善结合,作品熠熠生辉,受到人们的青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垂民先生这种非凡超群艺术境界的形成绝非偶然。它是艺术家在生活环境的滋养,人生经历和艺术环境中,通过深思领悟、博采众长、继承传统、执着探索以及科学创新而形成的。

“海佑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李垂民原籍是人杰地灵、历史悠久、“龙山文化”发祥地龙山城子崖遗址和宋代词人李清照故乡的山东省济南章丘市。家乡的“百脉泉”名闻海佑。宋代曾巩在《齐州二堂记》中盛赞:济南七十二名泉,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百脉泉”被联合国(CCC/UN)授予“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泉之寒、清、透、澈、华、润、甘的神韵及百折不挠的品质,家乡浓郁人文历史和泉文化的熏陶,让他骨子里铭刻下中华历史文化的厚重和上善若水的泉之精神,也融进了他的书法篆刻艺术作品中。

在这片弥漫着泉之轻盈、人文之厚重的沃土上,李垂民在书法上幼龄庭训,袭承家学。古人云:“学书需先楷法,做字必先大字”。此举不仅将李垂民引上了书法篆刻之路,也为他的书法篆刻艺术打下了厚实的功底。从此几十年临池不辍,求索书法之道。楷书初学欧、柳、兼习颜、赵,继攻汉魏诸碑。行书遵二王、怀素;隶书宗“曹全”、“乙瑛”、“史晨”,草书承“十七帖”、“平复帖”、“自叙帖”;篆书临“白氏草堂记”,兼临石鼓文、金文、甲骨文。书风古朴稳健、疏朗秀丽。在书法上自然融贯于“唐楷的颜筋柳骨,魏碑的朴茂雄强,隶书的蚕额飞燕,简书的率真草间韵”,融诸家于一体,形成了楷书典雅、清新、奇逸;行书遒劲、凝重、雄浑;行草隽永、飘逸、洒脱的独特艺术风格。军旅生涯使他的艺术修炼有了新的升华,多次在北京军区《战友报》上发表篆刻、书法作品。转入地方后,在河北地理科学研究院任职。

李垂民先生的书法作品为社会各界及收藏界所青睐,应邀为多部电视片和数家书刊、学校、企业、机关及政界人士题字或题贺。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积极参加书法界赈灾义卖,全部捐赠给灾区人民。

书法家未必是篆刻家,但篆刻家往往也是书法家。李垂民先生的书法造诣,成为他的篆刻基础。取法吴昌硕、邓散木,加深了他的篆刻功底。在上海,他有幸结识了著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长方去疾先生,使他的印学造诣倍增。西泠印社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著名印学社团,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在海内外久享盛誉,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印社名家荟萃,人才辈出,遐迩闻名。方去疾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中国印学界领衔人物。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等职。方先生篆刻以汉器文字入印,章法追奇而不务怪,于欹侧中求平稳,疏密对比强烈,富节奏感,刀法苍劲而古朴,既流走又凝重,富立体感。李垂民受方去疾先生的指教点化,将冲刀和切刀两种刀法融合在一起,或冲中带切,或切中带冲,甚至切中带削……。这种多变的刀法,把冲刀的猛利、挺劲、爽快与切刀的含蓄、浑朴融为一体,将书意和刀意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他形成了典雅清新、浑厚高古的印风。先后为国内外知名人士治印千方,其中有日本朋友稻盛和夫、英国友人美佳若茉;国内著名艺术家欧阳中石、侯耀文、侯耀华、史国良、熊国英、张仲亭、孔维三等。

“采千古之遗韵,溶百家于一炉,方可大成”。李垂民先生的书法传略和作品先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诗书画人才博览》、《中国当代硬笔书法经典》、《东方书画艺术家经典大全》、《中国艺术人才书画精品集》、《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以及建国六十周年作品集《从辉煌走向辉煌》等辞书中。作品曾多次在全国性大赛中获奖,多件作品被艺术团体及国内外友人所收藏。

笔走龙蛇飘若云,铁画银钩夺天工。李垂民先生已有篆刻千余方,书作万余幅,篆刻及书法作品被日本、新加坡、韩国、英国、德国、港台等国家和地区场馆及收藏家收藏,但他仍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书法篆刻艺术的追随者和爱好者”。

李垂民先生自称性格内向,不涉仕途,低调做人,不慕虚名。他认为,艺术来自生活,必须为社会、为民众服务,故而艺术创作应以雅俗共赏为宗旨。艺术需要一个人倾其毕生精力,不追逐名利,不追风摇摆,甘于寂寞的人,才能把握艺术的真谛。

(本文作者王磊为人民铁道报特约记者)